宋慰祖:设计是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驱动力

宋慰祖

 宋慰祖

  早在1919年,德国格罗庇乌斯在魏玛发表《包豪斯宣言》,揭示了包豪斯学院的基本纲领,也阐明了设计的核心思想:文化与科技结合,手工与艺术并重,创造与制造同盟。
  ■宋慰祖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科技驱动到今天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体现了各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不是“科技+文化”的概念,科技与文化发展相融合,不能表面化地理解为文艺用上科技。而应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
  设计是集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诸要素,以人为本,创造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科学方法。设计的目的是满足需求。结果是附加值增大,经济效益提升。
  早在1919年,德国格罗庇乌斯在魏玛发表《包豪斯宣言》,揭示了包豪斯学院的基本纲领,也阐明了设计的核心思想:文化与科技结合,手工与艺术并重,创造与制造同盟。
  “苹果”崛起的启示
  35年前的1977年,在美国一个私人车库里苹果公司诞生了。到今天,苹果公司创造了“非同反响”的奇迹,被誉为“改变了世界”。
  沿着苹果成功发展之路去寻找,会发现它正是运用了设计创新的方法,紧抓人类的文化需求,集成科技的成果,创造着不断满足使用者新需求的商品。
  乔布斯说:“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和数学。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用我们的专长……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这股洪流加上一点儿什么。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他说:“我们笃信,是科技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他所说的,也正是他所做的。
  就以iPhone为例。它改变了通讯产业、音乐产业、个人电脑产业及媒介。苹果公司首先抓住的是网络化时代现代人类的文化需求,就是实现互联网、通讯网、视像网的三网合一,要消费网络文化的便利,而传统手机没有去考虑消费者的这一文化需求,或者是考虑了,但集成深度不够。只有苹果不仅发现了这一文化需求,而且发挥其拥有独门电脑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企业优势。
  乔布斯说:“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他自信地认为:“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它自身就可以引领潮流。”这个做法,被人誉为“先你所想”。而其创造过程是“我们的方针就是开发高度整合的产品,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过程也必须整合和协作完成”。
  老字号振兴带来的思考
  北京有着众多的老字号,“王致和”是其中之一。 “王致和”之所以得以振兴,就是得益于运用设计创新方法,集成文化与科技,重塑品牌影响力。1996年北京市科委实施“九五”工业设计示范工程。“王致和”品牌再造列入其中。当年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黄维从“王致和”的历史入手,从腐乳文化的发展入手,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大背景,紧紧抓住人们对历史文化和品牌产品追逐与认可的文化需求心态。设计出了头戴瓜皮帽、辫子垂身前的王致和品牌标识,改变了王致和300年无自有标识的问题。
  解决了文化引领的前提下,“王致和”企业集成食品酿造技术、工艺加工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改良配方,实现自动化,改变传统包装形式,根据旅行、外销出口等特点逐一开发,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了北京特色产品的一张名片。
  从舞台戏曲到网络表演的变迁规律
  对文化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人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如饥似渴需求的是文化的消费。其中一个最广泛和普遍的消费是看演出。看演出的目的没有变,但看演出的形式却在不断地演变。而今网络文化的兴起,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视频特别是游戏又在与电视展开争夺,而年轻人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自然要通过技术的进步而步入新的阶段。
  柯达的远去、日本银幕企业的没落正是这一问题的鲜明写照。曾有人总结柯达的衰败原因:具有132年历史的柯达,其技术、品质都值得尊敬,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柯达理应不断创新、能够校正前进步伐中的错误,但正是这样的个性或者说文化,使得柯达一次次错过调整、转型机遇,走向申请破产的终结点。
  柯达有一句广告词是:“你只要按下按钮,其余的都交给我们!”而今按下按钮的人越来越多,文化需求越来越大,但交给柯达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了。因为柯达所忽略的是满足这一文化需求的技术支撑手段变化了。逆这一文化消费需求变化的规划设计必然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总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就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已成为引领和主导,科技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是为文化需求和目的提供成功的条件。这个循环过程,融合操作的方法就是设计。
  (作者系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专职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吴劲珉]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