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员风采 ——记民盟东城体育局支部盟员杨可

  杨可,东城体育局民盟支部盟员,于1987年加入民盟。于1989~2001年连续三届任东城区青联委员。现任北京市幼儿基本体操促进会副主任。1971年杨可进入北京市体操队,成为专业体操运动员,1985年她以专职体操教练身份调入原东城区体育局。27年来,她已向国家体操队、北京市体操队、跳水队、花样游泳队、跳伞队等运动队培养输送了51名优秀运动员。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际比赛以及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城运会、市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及奖牌。

  优秀的教练成绩也给杨可带来很多荣誉:2012年度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2011年度全国优秀教练员;2003年度东城区劳动奖章;2002年度东城区职业道德标兵;2001年度北京市优秀教练员;1999年度东城区优秀盟员;1997年度北京市优秀教练员。

  杨可教练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善于钻研训练方法和手段,敢于开拓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和尝试新的思路和理念。她所撰写的论文曾在国家体委所主办的《体操情报》、《中国体育科技》和《体操信息》等月刊上刊登发表。2001年在原东城区体育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第一名,在北京市体育局业余训练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杨可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忘我工作、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她很少因个人事情而耽误训练。她的爱人做过胃切除手术;父亲有着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四肢早已变形,生活难以自理;母亲有着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腰椎病,但就是这样,为了使杨可安心工作,仍然拖着病体伺候瘫痪在床的父亲20多年。父亲临终的前一天下午,她才请了半天假即刻赶到医院,她后悔、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她再也没听到父亲的声音,没能看到父亲的眼神。父亲的病逝留给她深深的自责和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遗憾。

  2001年,杨可为了保护学生,从近2米高的保护凳上摔下,致使肘关节骨折。手术出院后,她一天都没有休息,第二天她就挎着打着石膏的胳膊出现在体操馆。体育局领导看完训练,在全体教练会上动情地说:“谢谢你,杨教练!”

  2010年7月,四年一次的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杨可教练以不变应万变,一人撑起了东城体操女队的一片天。为了东城的荣誉和一份责任,50岁的杨可教练忍着腰膝伤痛,每天站在近2米高的保护凳上,千百次的保护运动员训练难、新动作。在近40度的盛夏高温下,汗水湿透了她的背心。嗓子喊哑了、膝盖出水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以及高血压,这些伤病她都全然不顾。在关键时刻,她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及体力挑战,以11枚金牌、12枚银牌、1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名列东城区教练员夺金之首。

  杨可教练谈的最多的是——责任。她说:在有责任心的前提下,教练员还要有“三心”:耐心、细心、恒心。爱岗,才能敬业;敬业,才能奉献。我尽心尽力,全力付出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无怨无悔。敬业和奉献是我一贯的追求。

  桃李芬芳,虽苦犹荣。这就是我们的盟员、体操教练—杨可。

 

民盟东城体育局支部

 

关键词: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