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生态北京工程,加强宜居城市建设的建议

将“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突出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可称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我们认为实施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以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主题,是贯彻中央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我们对于实施生态北京工程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剖析支撑发展的生态规律,针对环境变化,理顺生态关系,构建宜居城市。

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北京生态环境建设,成立了“生态北京”课题组,针对北京市域山区、农区和城区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开展调研,经过调研发现,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扩张加速,绿地、湿地转化为城区、商业区、住宅区与农田,河流干涸,生态功能体系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不复存在,生态环境发生了三大变化。

变化一:城市发展迅速导致农用土地减少

由历史数据以及遥感数据,北京市核心城区面积扩展迅速,由1913年的4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2年的490平方公里。尤其在2001-2006年期间,植被覆盖大面积减少。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012004年,北京市市域建设用地总量从2991平方公里增加到319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69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约1200平方公里;农用地总量从11099平方公里减少到110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量从2916平方公里减少到2364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84平方公里;未利用地从2320平方公里减少到2135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62平方公里。

变化二:生态功能汇聚区和释放区迅速消失

1978年以来,北京市城市规模扩大了1.6倍,形成了以故宫为中心、二至五环为基本构架的“圆饼”状城市分布格局,并沿着东西长安街、南北中轴线方面轴状发展。1984年以来城区绿地面积逐渐下降,生态功能汇聚与释放区域已迅速演变为巨大的城区和农业区域。

北京市5大水系流域面积8.25万平方公里。20012006年MODIS遥感数据显示,1290平方公里的区域植被覆盖明显减少,仅占整个流域的1.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植被减少总面积的72%集中在北京市域。2560平方公里的区域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占整个流域的3.1%,但主要分布在市域外的河北境内,是由于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绿色工程发挥了作用,以及官厅水库库区水面减少导致的植被增加。

就北京市而言,植被覆盖明显减少了940平方公里,占全市6%,植被覆盖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平原,占平原面积的15%。8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占整个流域的0.5%。这部分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于水库水面减少而形成的湿地和农田。

平原区域面积为6338平方公里。据2006年统计数据,其中建筑密集区占23%,覆盖密度低的农田占17%,中高密度农田占54%,绿地灌丛和森林占6%。

由于四环外高强度的开发,热岛区分布沿环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导致城市热岛面积持续增长,热岛效应逐年增强,夏季越来越热,急需冷却。

变化三:生态网络消失,阻断了生态功能输出与汇聚

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约有湿地7.5万公顷,目前则减少至约5万公顷,其中包括河流湿地等约3.5万公顷的天然湿地及库塘等约1.5万公顷的人工湿地。平原区湿地基本消失,大部分已演变为农田和城镇。

全市有水库85座,200611日,16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13.97亿立方米。山区水库大量滞留水资源。山区涵养的水资源多数以输水管道、水渠等直接输送到城区,平原区河流干枯、断流或充斥着污水,使山区生态功能无法在平原区再生产与释放。同时,汇聚和释放区演变为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区,丧失了地下水补给功能。全市547条小流域,实现清洁小流域目标的还不到6%,3978个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仅占1/10

2006年北京市环境公报:全市河流上游水质基本达标,下游大部分未达标,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量,污染类型属有机污染。

北京市农田占平原总面积的71%,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044%。2001年全市共有机井5万余眼,其中农业机电井4.94万眼,农业用水占地下水开采比例达到50%以上。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潜水平均埋深已超过20米,地下水已累计亏损60多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5980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区2186平方公里。初级生态功能汇聚与再生产区演变为生态功能消耗区,不仅导致了平原地下水严重亏缺,更造成生态输出网络的断裂。

三个巨大的环境变化是“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生态需求,生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发展和农业使“山地-平原”一体化的生态功能服务体系破碎化或者消失,使生态功能输出网络系统断裂,使生态功能汇聚再生产区转化为生态功能消耗区,这种变化改变了自然格局,导致了新的空间配置格局。在这种变化下,核心城区正在逐渐失去山区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撑,成为一个隔离的孤岛。

针对北京市在生态环境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五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整合能力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建设、国土、水务、农业、卫生、园林绿化、公安、城管等),为了充分发挥建设效益,需要多部门协作,制定符合生态规律的建设计划,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作用,建议在此基础上成立“生态北京建设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生态城市的统筹与建设力度。

二、构建生态服务业的产业、市场和贸易体系

生态服务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但生态产品在市场和消费领域没有得到具体展现,生态服务产生的大量效益和价值并没有在国家已建立的金融指标体系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在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大力推进,实现生态建设体制和机制的转变,建立扶持生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审核与运行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服务业、构建促进和拉动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贸易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态消费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政府绿色采购”。

三、整合首都科教资源,建立研究、设计与规划平台

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提高生态服务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配套关键技术研究,提高重大生态产品生产的能力。构建“生态北京”设计与规划研究平台,建立服务于生态北京的研究与规划,设计并实施生态功能网络与释放工程,制定生态产品标准与规范、以及生态服务监测和评价体系。

四、创建生态功能服务业示范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

实施生态服务产业计划,逐渐建立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生态服务产业链,形成生态功能服务经济。在重点区域创建生态功能园区,选择一些区域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在体制上探索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实现农村向生态产业区的转变、农业产品向生态产品的转变。在投入体制、收入体制等方面,进行生态功能价值评价、效益分析,补偿机制和绿色采购等探索,形成模式,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

五、延伸“绿色奥运”理念,实施生态网络工程

“绿色奥运”不仅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丰富的环境保护遗产,也为生态北京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必将大大推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促进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消费产品)的转变。建议围绕着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及其支流,打造具有按照生态支持、调节、供给、文化四大功能服务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