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仁: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合作初心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同共产党真诚合作,共谋国是,为建立新中国献计出力,一起筹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组建了代表各方面利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联合政府。从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深化了民主内涵,在我们国家有根、有源、有生命力。
一、多党合作的历史背景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面临走向何方的重大历史抉择。中国人民普遍渴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对通过何种方式建国以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却莫衷一是。在各种政治主张中,以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路线”,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建立多党制议会政治。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中间派、中间力量,采取争取和联合的政策;对“中间路线”则采取斗争和批判的态度。通过大量的工作,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澄清了“中间路线”造成的混乱,各民主党派逐渐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表示赞同,自觉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扩大合作、共商国是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也为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前提。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的和平民主期盼,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既争取和平又针锋相对的方针。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把枪口对准一切要求和平民主的进步人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当局反动独裁的真面目。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解放区土改正在进行,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面临彻底灭亡的命运,新中国诞生的前景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到中国革命的议事日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紧急关头,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进行了正确分析和把握,调动了一切积极进步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1948年4月30日适时提出具有感召力和政治动员作用的“五一口号”,以唤起各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是把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运用于革命实践的结果,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是讨伐专制独裁统治的宣言书,为推翻蒋家王朝统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动员令,对于帮助各民主党派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确立共产党执政地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建立多党合作制度的集结号,为形成有中国特色政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已经对“中间路线”有了清醒认识的各民主党派对以新民主主义为共同的政治基础,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建立新中国的主张表示赞同和拥护,并对“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进行批判。历史和现实庄严昭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的唯一途径,只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开始了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正是“五一口号”的感召,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切积极进步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使蒋介石反动集团陷入更加失道寡助、孤立被动的境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
“五一口号”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雄辩地证明了中共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在新政协筹备和召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平等合作和共同协商精神,为人民政协的创立奠定了舆论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多党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行动准则,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政治基础。这次会议确定了共产党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为参政党并沿袭至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中国各民主党派从此正式融入了新中国的政权体系,崭新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诞生了。
二、继承多党合作优良传统
回望历史,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令人动容。无论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抉择,还是爱国进步、追求真理、民主团结的思想传统,抑或是心怀天下、奔走国是的道义担当,“五一”口号极大地激发了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人民反独裁求民主运动的热情和勇气,形成了一股反对专制的民主政治潮流,这些积淀形成了极其宝贵的历史传统或政治资源,对建立民主的新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1989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历史经验,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明确了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提出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总原则以及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作用的各项制度措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第一次从战略的高度强调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地位。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成果,上升为政党意志,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作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战略部署。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的重要论断。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份以协商民主为主题的中央文件,也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随后,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3份配套文件,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2017年9月,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编写的《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一书出版发行,引发热烈反响,不仅展现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更激荡起各民主党派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坚定信念。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与名为“一人一票”实为“少数人专政”的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路径。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加强政党协商要继续探索政党协商形式,规范政党协商程序,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包括知情明政机制、考察调研机制、工作联系机制、协商反馈机制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协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既可以对表决机制起到有效补充作用,又适应世界民主的发展趋势,对于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70年来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之上、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新型政党制度蓬勃发展,为参政党履职尽责、树立政治形象提供了广阔舞台。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民主党派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扬优良传统,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己任,以“能参政、会参政、参好政”为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言献策。
三、牢记合作初心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大法宝,我们不应该忘记多党合作之初心。作为参政党,首先要提升履职能力,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选议题、高质量谋划提案。同时,健全参政议政平台,只有以肝胆相照、诚心实意的态度讲真话、当诤友,才能真正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实效。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在探索新时代组织建设工作规律、加强领导班子和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的同时,更需立足各党派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人才结构,提高参政能力。各民主党派要以新思路、新方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确保民主党派对现实问题具有敏感性,在参政议政中发挥更好更大作用。
70年前的历史选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选择,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以“新型政党制度”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深刻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维度。总结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宝贵经验,为和谐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随着这一新型的政治格局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和谐的政党关系: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与,使政权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谐的政党关系强有力地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避免政党倾轧造成政局不稳,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各政党团结合作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既保证了这种团结合作稳定有序,又有利于发挥群策群力、集中智慧的优势,进而确保执政的优质高效。
中共十九大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我国政党制度的机制包括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就是要遵循和体现合作与协商的规律,体现合作与协商途径的科学性。在合作与协商中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合乎科学发展观。政党政治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与其运行机制是否民主密切相关。实现监督的有效性就要用制度与法律方式把监督的范围、方式、内容、步骤制度化、程序化、合理化。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发挥广泛多元主体和不同界别的优势,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为国家治理建言资政,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类20世纪政治文明的创新模式之一。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要解放思想、解放手脚、激发活力,打破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思维定势和实践惯性,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丰富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先进文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强调了当前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的极端重要性。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要求社会公平和民主的呼声更加响亮,政治利益诉求更加强烈。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是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好为社会各种阶层政治参与和政治诉求提供合法的渠道。
我们要牢记合作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以政协章程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坚持和把握多党合作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完善制度与机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水平,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定能开出更加绚丽的时代之花。
民盟东城区委国家林业局支部 高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