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强化北京中轴线对城区规划的核心统领作用
一、要以传统建筑文化的视角深刻理解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意义
(一)从古代天象上看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本是一个建筑规划术语,特指城市规划、建筑或建筑群的中轴定位。有了中轴线,建筑或城市建设便依此展开。北京中轴线是以《易经》阴阳核心理论,按先天八卦天南地北,天地定位了紫禁城,进而外发,成为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北京中轴线核心部分的绝大多数处在东城辖区内,属于保护利用的范围。因而要以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加深对北京中轴线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图1 天地定位的北京中轴线
按古代天文定位,北京在华北北部,是北极星(紫微垣)所对应的天下的正中,“天子必居中”,这是京畿定都的先天条件。从地理上看,北京三面环山,两水相抱,前庭开阔,龙穴、砂水齐备,是具有王气的风水宝地,中轴线就把北京定位在了山环水抱的华北北部的北京平原。
北京为天下中,皇城坐北京中,中轴线把坐落在北京城正中的紫禁城定位在龙脉与水脉的交汇点。
图2 中轴线定位北京城
(二)从气象上看北京中轴线
先天为体,天南地北,中轴线为“天地定位线”、“乾坤定位线” “负阴抱阳线”、“刚柔中和线”。天地定位是北京中轴定位的本体。后天为用,离南坎北,中轴线为“水火既济线”、“子午定位线” 。中轴线永定门到地安门全长15里,是北京古城建设的中心线。中轴线外延,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根基与依据。
在引申的社会意义上,中轴线为“法线”和“宽猛相济线”。
(三)从建筑文化的理数上看北京中轴线
中轴线的本质是阴阳定位,“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建筑文化的核心精髓。
图3 中轴线的天地阴阳
乾坤即天地,天地是最大的阴阳,有天有地,天地交合生万物,而人是万物之灵,由阴阳交合而得天地人三才,立紫禁城的建筑中心区,为阴阳和合的太极点,由此形成中轴线天人合一的整体形态。
阴阳引申四象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即古城东南西北四方,亦是时序上的春夏秋冬四季,祭祀性建筑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时空运行,暗含阴阳消长、物极必反,世事流转,盛极必衰之理。
阴阳时变,即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五种状态。五行之气运行并相互作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意味着万物之宗。古城区域规划对应五行属性,城东区域属木,城南属火,城西属金,城北属水,城中区域为王土。
北京中轴线就是传统城市建设规划中轴定位的范例,但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上延伸出去,北京中轴线的意义就远比中轴定位的本意要深远、宽广得多。以建筑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轴线,其文化内涵几乎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与社会历史的所有重要领域。规划、保护、开发、利用好北京中轴线,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就是挖掘和凸显了其深藏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从近代史上看北京中轴线
自元朝忽必烈规划建设元大都时起,中轴线作为北京城的灵魂和核心,就同北京古城一起,经历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和辉煌,抗拒了时间的损毁,一直延续到今天。
清末民初,紫禁城衰败荒芜,无人管理,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军阀割据、日寇入侵的历史最低谷;建国之初,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及古城墙的改造对应了新中国新时代;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与文革后期同步;九十年代初国旗基座和升旗仪式的改变,新世纪升旗仪式的调整与改革开放俱进;东部新颖高大的CBD商圈、西部平整宽阔的金融街、北部厚重的奥运中心和高教园区的形成,鸟巢水立方、世纪坛、国家大剧院、央视等建筑的落成都对中轴线及其核心统领作用产生影响,形成了一种更大格局的新气象。
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除城墙、改造天安门广场,建成了长安街,形成并强化了东西轴线,淡化甚至毁坏了古城的子午线(如拆除了永定门),新世纪之交修建平安大街和两广路,重建永定门,重新强化了北京的中轴子午线概念。
图4 1982 年的北京布局模型
图4,1982 年的北京布局模型,南北向轴线几乎还是对称地将城市分为东西两半,紫禁城位于城市空间的几何中心,往昔帝王城市的空间及特征表达还烙印在城市空间上,传统以中轴线对称的街、坊与胡同的格局在模型地图上清晰显现。
二、要从区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北京中轴线进行开发和保护
(一)中轴线的核心统领作用被削弱
图5 2003年的北京布局模型
2003 年的北京布局模型,典型的胡同格局遭受破坏,城市空间明显开放、扩大。城市外围空间,介于中心主要道路与环绕城市的主要环路(三环、四环)之间许多小的环路系统丰富了城市结构,城市的结构空间也逐渐由以中心轴线为主的对称结构而逐步转向融合中心外围环路的环轮形空间结构形态,使城市的对称性遭到削弱、破坏,城市新扩展区域与旧城通过部分强劲的轴线诸如长安街(延长线)及新发展的放射线等联系着。虽然在中轴延长线上,景山-仰山相对,大体量建筑的布局也具有鲜明的暗示性和标志性,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第二机场,规划布局寄希望于中轴线外延能起到统领大北京城市布局的作用,但延长中轴线外的大规模建筑和建筑群以及路网的对称性却乏善可陈,中轴线的核心统领作用被削弱。
图6 中轴线外延统领大北京城市规划之一
图7 中轴线外延统领大北京城市规划之二
所幸的是“老城”还仍然维持着其“生活中心”的情形,与中轴线对应,也仍然包含了许多近似正交的短轴线,这为古城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轴”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客观条件。
(二)“老城”空间布局的秩序性不够稳定
在还仍然维持着“生活中心”情形的北京“老城”,城市的建设规划虽然越来越重视中轴线的地位和作用,但具体项目的运作仍带有各自为战的色彩,中轴线时常被保护性遗忘和规划性破坏,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布局的秩序性仍不够稳定。那些体量巨大的标志性建筑的落成,会对以中轴线为对称的城市布局及象征意义产生影响。如中轴线东部早在世纪之交时落成的体量巨大的东方广场,虽经妥协由单体被分割成分体建筑群,但仍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中轴线对称性的失衡,只能在后面的城市建设中予以弥补。
图8 坐落在中轴线东部长安街上的东方广场
又如上世纪末建成的北京西站,孤立地模仿景山万春亭,把偌大的好几百吨重的一座亭子顶在一个比该建筑物还要大的门洞上。万春亭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象征性和唯一性。“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火车站是过往旅客的集散之地,没有旅客会把心思放在最顶层上 “停集”,从维护中轴线核心地位、建筑美学乃至使用功能上,都不恰当。这便成为一种缺陷,长期地标示在北京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建筑门户上。
图9 北京西站与景山万春亭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情的延续,城市中心区新的大体量建筑物不断涌现,如何保证不破坏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并维持其整体的秩序性,这一问题应引起重视。
(三)对中轴线及其周边建筑文物宣传力度不够
中轴线在京城传统建筑文化当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其所覆盖和辐射的历史文化中心区域更是人文底蕴深厚、精华聚萃,深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但人们却对此了解感悟不多。如何以中轴线为核心主线,连贯网络起东城历史文化轴线中心区域众多的文物单位和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宣传引导作用,达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从而释放其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值得思考、重视。
(四)依托中轴线对南城进行深度开发尚未形成气候
与相对成熟的城东部高大而气派的CBD;城西部宽阔齐整的金融街;城北部高新科技与高教园区、奥体中心区相比,前门及天桥商业街和南城的首都文化演艺中心区的建设还处于开发和建设阶段,规模、环境和人气还未形成气候。
北京南城,尤其是前门和天桥地区,曾是昔日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市井繁华和民生活力之所在,曾几何时,伴随南城的衰落,这一地区也今非昔比,多年沦落于萧寂,南城城市建设与开发也相对滞后。近年来,市政府决策大力开发南城,是这一地区的振兴与重生的历史机遇。但改造开发时间尚短,效果还不明显,整体还没形成气候。
比如,尽管前门商业街改造后开街已5年,但这条位于北京核心区的街面仍有些人气不足,不少品牌商家入驻又出逃,造成临街店铺出现大量空屋。有人统计,前门商业街现有空置率可能高达近三成。
此外,南城中心区水环境建设亟需得到重视。水不仅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水还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要素,水对生活环境的美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城中心区域河流湖泊减少,水环境缺失,应引起关注。
三、要让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定位北京中轴线未来发展方向
(一)审慎对待能对中轴线产生影响的建筑改造和仪式变化
在北京城市规划中应充分重视外围建筑环境对中轴线的影响,运用传统建筑文化认识和指导中轴线周边区域规划。
本文作为东城区提案,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东城区域内。中轴线地处东城的区段为中轴线的核心段,也是大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轴线”部分,工作重点是中轴线的保护与利用。应以加强、拱扶、烘托、映衬中轴线为目的。“历史轴线”的保护包括标志性、纪念性及重点保护的建筑物;对称布局的街区与胡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秩序空间。
图10 东城区“历史轴线”及其辐射区
中轴线区域内(包括中轴线上和以中轴对称布局的)重要建筑的任何改变,或中轴线区域内各种重要现象的产生与变化,都会对中轴线产生新的意义和影响。
对中轴线上任何原有标志性建筑的改建和重建(如永定门),都已不具备原有的时空意义,改建的再新再美,都是一种“伤疤”与“愈合”,应审慎对待。其标志和景观意义,只能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情境下予以解读。
原永定门外水景环绕 原永定门城楼、箭楼、瓮城平面图
新永定门水景被桥涵取代 新永定门俯视图
(南护城河水景难现) (意图达到标志性效果)
图11 永定门景观
审慎对待能对中轴线产生影响的任何建筑改造和仪式变化如祭祀庙坛的改造,升旗仪式等,因为这些改变及现象会伴随古都整体形象以至于整体场景的改变。
(二)强化东城区“历史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传统中轴(历史轴线) 包含了从北二环到南二环之间的老城区,绝大部分属于东城辖区。保护规划以民俗旅游展览与民间艺术博物馆;名人故居与文化纪念建筑;皇家建筑与祭祀文化等为基本特色。逐步搬迁、腾退或保护利用好文物保护单位。对中轴线周边文物建筑的保护是保“点”,点点相连,成线成面,也就保护了对称布局的街区、胡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中轴线秩序空间。
图12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区
1、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中轴线周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腾退力度, 对外开放,形成中轴线的文化旅游线路
东城区已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如钟鼓楼文保所、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墓等,现存的问题是文物景点布局仍显稀少、保护模式略显单调,所带来的展示力度不够,宣传力号召力影响力尚小,因而不能完全体现本地区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建议有关部门继续腾退修缮某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清华寺、法华寺、孚王府、宁郡王府、清陆军部海军部等,使它们加入到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行列。这样由点成片,相对密集的建筑文物保护布局会使来访者有秘境寻宝、收获意外的强烈感受,达到让人流连忘返引人入胜的目的。局部区域诸如南北池子地区,就只有普度寺对外实现了开放,建议沿街众多未开放高质量的文物保护单位(如皇史宬、宣仁庙、凝和庙、陈独秀故居、欧美同学会)条件许可时尽量都能逐步实现保护性开放,这样即可形成建筑文物的“密集”布局效应从而摆脱去者寥寥的不良状况。类似情形亦可在东交民巷、东皇城根遗址公园、南锣鼓巷、东四等局部区域推广应用。
以东城区中轴线保护作为主线,连贯东城主要的文物单位和历史文化遗产,适当恢复展示,以达到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尽可能释放其巨大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潜力。
2、建议有关部门继续追寻并发掘有价值的保护文物,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保护论证。
延续天坛神乐署的腾退开放,建议论证腾退复建天坛牺牲所。建议论证是否发掘展示在1935年被埋入地下的天桥遗址,并回归重置天桥两侧的乾隆御制碑。
图13天桥及的乾隆御制碑的复建效果图
钟鼓楼后身豆腐池胡同内的宏恩观,据称为中轴线龙脉的“龙尾之要”,建筑精美,规模宏大。建议将其中的大杂院、菜市场、超市等占用单位搬迁腾退,作为中轴线文化研究基地与展示中心(进而可考虑改建为东城博物馆),与南端永定门相对,形成完整的中轴线文化之窗。
图14“龙尾之要”宏恩观
3、建议政府及城建监管部门督促、介入,早日实现中轴线前门核心区局部的规划建设
前门东侧路地段位于前门大街东侧和前门东侧路之间的一段狭长地段,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段内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阳平会馆,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此地段地处北京外城,原为居民杂处之地,清朝末年形成商业规模。现存房屋为四合院和近代商业铺面房。街道胡同为自然形成,格局杂乱,房屋质量较差,虽经过建国后50年时间的改造,许多市政设施依然落后。
现改造方案是保留街道和胡同的格局和走向,保留文物保护单位、挂牌院落。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些较好的四合院和近代建筑保留,余下地段大面积改造,建成目标是现代功能的仿古建筑。由于资金原因,开发公司和改造方案几经变更,至今尚未全部完成,影响中轴线前门核心区整体布局,建议政府及城建监管部门督促、介入。
4、建议围绕中轴线的北部、中部、南部三大主要区域结合历史传承和和文化名胜进行科学规划
就“历史轴线”北部、中部、南部三大主要区域总体状况而言:北部设钟鼓楼、什刹海等特色街区。如果地安门的复建已不可能,而地安门内的东西燕翅楼明年即将复建,这就回填了地安门的部分历史元素。这些地区为“前朝后市”的后市部分,这里的 “市”原是宫城生活服务的附属设施,不同于今天的商业市场。多数民俗胡同进行适当贯通和梳理,基本保持现有宽度,具有一定的人气,但什刹海有过度商业化的倾向,灯红酒绿之下泛动着人气的浮华,与时代接轨的初衷和本源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调不甚和谐。建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制订对策和规定,以使时代特色与文化传统能够有机地融合。
中部皇城、天安门广场及东西交民巷等历史文化名胜,是“太极点”所在的核心区。新世纪之初,作为新太极点的天安门城楼,及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基座部分、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都进行了局部加固装修,结构更加稳固,色彩焕然一新。广场升旗仪式已成为区域文化名牌。建议进一步明晰皇城的轮廓线和一些古河道景观,以彰显中轴线和皇城的有机联系,焕发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图15 北京紫禁城、皇城、京(内)城、外城及城门布局
(注:按市文物局联合市规委《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范围东至东皇城根,南至东、西长安街,西至西皇城根、灵境胡同、府右街,北至平安大街)
南部从大前门至永定门范围内,注重商业开发与文化融合的导向,重点在首都南城功能核心区文化与经济开发方面。要牢固树立“规划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建议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要注重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传承上的融合与渗透,避免小范围内区域规划或具体项目的运作仍带有的各自为战色彩。
总体比较而言,今天聚力“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的重点应该在南城,南城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一旦实现有机交集与融合,就可以寄希望实现东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期更高起点、更高标准地实现“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目标。
(三)通过开发和宣传打造中轴线文化航母
1、适时成立中轴线旅游文化产业公司
与南城文化产业建设同步,打造中轴文化航母。依托中轴线区域雄厚的文化背景,着力发展融合科技与时尚之风的文化演艺、文化旅游、文化版权、文化传媒、多媒体动漫文化等重点产业。加强商业与文化的融合,与中轴线申遗同步,打造“天地中轴线”大型实景剧,加大中轴线的宣传力度,提升南城气脉。同时充分挖掘、整合中轴线及其周边众多的建筑保护文物,开发利用其潜藏的传统文化与经济价值,利用旅游文化、皇城文化、国学文化、戏剧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使中轴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适时设立东城区博物馆
目前,北京市主要区县均建设有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的区(县)级博物馆,收藏本区出土、征集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核心部分的绝大多数处在东城辖区内,使得东城区(包括原东城区)具有更加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建议将搬迁腾退后的钟鼓楼后身豆腐池胡同内的宏恩观设置为区属博物馆(同时也是中轴线文化的研究基地与展示中心)。将其作为综合展示东城区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的平台。
四、南中轴线开发应着重打造一批“文商融合体”
中轴线布局破坏严重、文化元素削弱、南部开发不足、宣传保护欠缺,亟需带动打造一批有传承的典型“文商综合体”。
(一)深度开掘前门、天桥一带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视角,分析和定位中轴线南城的规划与开发,以图在历史传承及规划设计理念上的实现融合与渗透。
首先,以中轴线本身的阴阳定位,北城为坤阴为地为子水;南城为乾阳为天为午火。北城以体育文化(身)定位,南城以精神文化(心)优先。
其次,以传统五行文化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定位,南城属离火,火主文化、文明。离火附丽,文明文化之“火”只有依附于器物设施、产业环境和蓬勃的事业上,才有绚丽燃烧的可能,因而南城应注重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实施。这里,要注意城南区域文化产业的“文”与城东区域左文右武的“文”的区别,城东区域的“文”侧重行政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城南区域的“文”则为文化产业、演艺、传统历史与民俗文化、文化与商业的融合等。
《易经》离卦 意象符号本身也表示外实内虚之地,外实内虚通“墟”,“墟”也是集市之意。封闭内虚可揽气,开放外实可聚财,南城也是商业文化聚集地。从历史传统上看,南城的前门地区与天桥地区都是传统民俗文化和商业发达的区域,老字号商铺林立,民俗演艺风靡,沿街布有商号、夜市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商业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商业的魂魄,商业一旦失去了传统文化,就成了杂牌四不像,吸引不了人,也难有风格和高端。街市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商业与文化的渗透融合,深度挖掘商业的文化价值上。
前门大街不应定位于 “世界名牌的聚集地”,有悖于它的优势与风格,前门的根基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的前卫与时尚应是西单和王府井的主流。前门老字号包括便宜坊、全聚德、月盛斋、都一处、同仁堂、兴华池、天兴居等等,还有因前门大街改造而流失的老字号如长春堂药店、正阳楼饭庄、广和剧场等,都是鼎鼎大名的名号,历史传承和典故深入人心,即使以此做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一条街,也应是一种特色。因而建议政府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该扶持的重点扶持,该邀回的诚心邀回,以这些独具品牌的老字号作为无形资产树立口碑,以聚拢人气。
前门东侧地区消失的“老字号”
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与商家或老字号的内涵,加强其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如:老舍与当今的“老舍茶馆”(大碗茶);话剧“天下第一楼”与“全聚德”;二锅头酒业与其博物馆等。由此拓展,知名商号或老字号要利用自身的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与文化媒体相结合,在自身宣传与影响力上作足文章。
(二)焕发历史上南中轴线老字号的勃勃生机
关键是融合,不仅理念上融合,建筑规划上也要融合。要把商业与文化产业、演艺设施及旅行游艺等文娱设施融合交集,有机地集中、交融、渗透在一起。历史上天桥、厂甸地区仅市井民俗就包括各种杂耍、游艺、茶楼、酒肆、旅邸等,类似 “清明上河图”的图景,是典型的文商融合体。就民间文娱街市的游艺活动而言,内容可谓庞大而繁杂,仅市井演艺一项就包括评话、杂戏、杂技、曲艺等各种流派,色彩纷呈,观众游客有充足的参与和选择空间。
因而,在传统文化建筑布局上,也要注重商业街市的文化融合,建筑为砂,车流人流为水,砂水交集,曲径流通。文娱设施与商业建筑交集,一般都落脚在道路或小路的汇交点,形成“人气鼎沸”的盘结之地。
(三)发轫于南城,兴老北京人的礼仪之风
以传统五行文化定位,南城属离火,火也主礼仪。南城是老北京人的聚集地,老北京人历来讲究礼仪,有所谓老北京人“老礼多”之说。以南城发起进而在全市兴起文明礼仪之风,弘扬老北京人的礼仪文化,倡导礼仪文明,能使外国、外地来宾充分感受到北京首都人民厚德包容、热情有礼、文明好客的大国之都礼仪之邦的高尚风范。
对于政府机关、学校和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讲究礼仪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和公民的整体形象和素质,改善社会文明风尚。
对于商业、服务业等窗口单位而言,讲究礼仪能够展示北京良好的文明形象,同时还有助于商业经营更加和谐有效,此正所谓和谐共处、和气生财。讲究礼仪能够更加有助于整体大局环境下商业与文化的融合。
知书达理也是奉行文化文明的标志,礼仪即文明的实践,以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礼仪对应秩序,政府应倡导礼仪文明和行为秩序,鼓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岗位礼仪行为规范和礼仪用语。这对提升首都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首都公民守礼有节的举止行为,进而形成一种秩序井然的社会礼仪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
(四)上善若水,着力恢复历史上的丰沛水系
传统建筑文化尤其重视水的作用与效应,“水者,地之血脉,万物莫不以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上善若水”。水不仅能孕育生命、减少污染、降低辐射、稳定气温、美化环境,也有藏风聚气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前照(水)后靠(山)才是好的格局,因为水能吸收各种波动能(声、噪音、电磁波、微波、光、辐射等)的极性分子。“水流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静水、流水、水口、水景环境等均蕴含或加强着 “气”场。
南城属火,火主文化、文明,但光有火还不够,火燥热炎上,需要水湿寒润下来调剂,水火相交,才得水火既济(《易经》 水火既济卦)。火得水能艳丽发光,形成绚丽景象,水火相济,维持了阴阳的动态平衡,阴阳互相协调,世事方能成就。北京城坐北向南,北有景山-仰山连贯相依,因而,对南城而言,水具有更加特别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南城有过水,水曾经给南城带来了活力和财富。电视片《中轴线上的都城》曾这样描述南城:“进城的旅人们,大多聚集在永定门内天桥一带 …… 这里是河沟纵横 港汊交错的水乡泽国。河沟兩旁 杨柳夾岸 水池相连 颇有江南水乡的风韵。春、夏、秋三季景色宜人。加之会馆、旅店、商业大都在前三门以外 距离这一帶风景区最近,这里因而游人杂沓,车马如织,形成驰名中外的天桥民间文化。”可见,南城的繁华确曾与水密切相关。
图16 乾隆朝北京河道沟渠图
如图16所示意,清代中期北京城内水源丰沛,水网纵横。南城多处均有大面积河道水塘。然而,由于城市发展、人口膨胀、环境变化等因素,现今北京城内尤其南城的水景已很难寻觅了。水的短缺加剧了北京的污染、辐射,影响城市美观,也影响并制约了北京经济与人文环境的发展。如今唯有寄希望于南水北调工程,方使北京未来缺水的状况能有一定的改观。
大运河申遗中涉及东城区的项目有玉河、东不压桥遗址、南新仓、北新仓、禄米仓、玉河庵、王德常去思碑等七处。这些运河文化遗产,应与大运河申遗总体协调,统一妥善保护。另外,像玉河南段(东皇城根至正义路)、三里河、金鱼池、前门至崇文门段护城河的恢复,也将对南城水环境的营造,起到促进作用。
但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应充分利用东城(尤其东城南部的自然江河湖泊,如护城河、龙潭湖等水系,或改地下河为地上河,尽量加大河湖区域绿化与改造对南城的影响,增强营造区域水环境。曲水气聚,水宜屈曲有情,避免横直奔泻。与人工规划相结合,重点文化建筑、公共广场应配有水景工程(水景灯光、水景多媒体等)、喷泉、瀑布墙或环绕的人工河等(类如国家大剧院,清华园工字厅),构成建筑文化藏风聚气的吉地和阴阳和谐的美景胜境。
(本文在2013年度东城区统战系统调研评比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