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轴线周边(东城区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节选)

北京中轴线已经列入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备选名录。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保存了大量古都城市建筑。其中轴线景观所构成的不同区域、不同建筑功能和以它为中心所形成左右对称的城市格局,仍能使人们穿越时空,领略这座五朝古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中轴线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东城区的保存数量约占80%。北京旧城现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全部位于东城区范围内,东城区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近年来,东城区委区政府逐年加大对中轴线及周边文物的保护力度,做出了许多突出的成绩和特色。但是,中轴线周边文物的保护工作仍有许多不足,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一、中轴线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基本概况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不仅在于遗产节点本身,更在于周边大面积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和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如历史上在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的城市标志物;以中轴线走向为基准而规划形成的严整的城市道路;以及更大范围内低矮连续的历史风貌街区。它们烘托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中心地位,使之成为城市格局的脊梁,建立了严谨、主次明确、层级递进、收放有度的城市空间序列,使宏大的城市具有了强烈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一)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按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制作的申遗文本划定,北京旧城范围内的中轴线保护区域,主要包含中轴线遗产区及其周边需要给予保护与控制的区域,核心保护区面积为468.86公顷,建控区和缓冲区面积为4674.58公顷,总面积约 5143.44公顷,涉及东城、西城和丰台 3个行政区(详见下图)。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图

20110627保护区划

资料来源:北京市文物局提供

(二)中轴线周边区域的保护原则

中轴线建设控制区尊重现有保护区划,以故宫、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现有的世界遗产外围缓冲区为基础,进行扩充完善。并涵盖多个在中轴线规划理念支撑下沿轴线对称安排的重要城市节点,如德胜门、安定门,西单、东单,西四、东四,宣武门、安定门等。对中轴线两侧留有合理的缓冲距离,以轴线位置为基准向东、西两侧各扩展至少2公里,并以主要道路为界限,易于辨识、便于管理。扩展后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北至北护城河,南至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南边界,西至新街口大街-西四大街-西单大街-宣武门大街-菜市口大街,东至雍和宫大街东四大街-东单北大街-东长安街-东二环。扩展后,中轴线整体保护范围的总面积约 5143.44公顷。

北京城市中轴线保护区的保护原则应统一按照《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中规定的 I-V类文物建控地带标准划定。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五类:I类建设控制地带:为非建设地带。II类建设控制地带:为可保留平房地带。III类建设控制地带:为允许建筑高度 9米以下的地带。IV类建设控制地带:为允许建筑高度 18米以下的地带。V类建设控制地带:为特殊控制地带。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名单  

遗产编码

遗产名称

所处区县

始建年代

现状保护级别

1

钟楼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2

鼓楼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3

万宁桥(后门桥)

西城区

元代

市保

4

景山

西城区

明代

国保

5

故宫

东城区

明代

世界文化遗产、国保

 

6

天安门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7

社稷坛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8

太庙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9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城区

新中国时期

国保

10

毛主席纪念堂

东城区

新中国时期

市保

11

正阳门及箭楼

东城区

明代

国保

12

天坛

东城区

明代

世界文化遗产、国保

13

先农坛

西城区

明代

国保

14

永定门

东城区

明代

——

(三)中轴线周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根据2005年1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规定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和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等。”其明确指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本身,还应包括与之相符的环境风貌。具体到北京的中轴线周边来讲,就是分布在中轴线两侧的胡同四合院、坛庙寺观、王府衙署、会馆祠堂、水道和桥闸等一切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构筑物。

在中轴线遗产的保护范围内,除中轴线遗产节点外,还包含国家级文保单位 17处、市级文保单位 61处,区级文保单位39处(名单详见附件表格)。这些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各具特色,从而增加了中轴线周边城市历史环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二、保护中轴线周边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北京中轴线周边分布着元、明、清和近现代的各类文化遗产,北京旧城的几乎所有重要建筑都是依照这条“中轴线”而布置和展开的。它记录了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保护中轴线周边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中轴线的保护水平,让其焕发新的光彩,有利于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依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是北京独具魅力的城市特征

北京传统中轴线具有典型的中轴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北京旧城全城内遵循以中轴线为中心的、两侧对称、均衡的建筑空间布局方式。首先,位于中轴线上的所有单体建筑都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其次,其上主要建筑群中的建筑尽可能遵从左右均衡的特点,故宫内两侧分布有文华殿、武英殿,皇城内两侧分布“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外城两侧分布天坛、先农坛。再次,内城有“东四”、“西四”,内城外分布较远的有日坛、月坛等强调中轴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

北京传统中轴线代表了中国封建都城的规划范式。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反映出人们对美好自然生活环境的向往,形成了诸如“相土”、“形胜”、“择中”等城市选址与建设思想和“天人合一”、“象法天地”、“辨方正位”等基本理念,并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总结出一系列人居环境建设理论。明清北京城是直接在元代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东周时期。考古发现及研究证明,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无论是早期的王城还是后期的都城,都能看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述的王城规划建设的理论痕迹。可以说目前的北京中轴线正是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理论经过数千年演变发展成熟的典型范式,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在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更为可贵的是与其他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复原的历代都城相比,北京传统中轴线是我国古代都城城市轴线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实例。

(二)建筑沿中轴线布置,使北京城市规划结构得以合理分配

北京传统中轴线贯穿北京旧城南北两端,串连着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四重宫阙。将皇家祭祀建筑、传统的商业街区、皇家庙宇、传统居住区等串联在一起,用跌宕起伏的建筑形象和纵横捭阖的空间气度,掌控了整个城市规划,不仅如此,离轴线较远的孔庙、历代帝王庙,日、月坛庙,均犹如中轴线的余韵,烘托着这条城市主要轴线。世界很多国家的城市也存在中轴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巴黎和华盛顿,但与北京中轴线相比,他们的轴线只偏居于城市的一隅,由王室、政府或纪念性建筑群、开放的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不具有城市整体规划的统辖性。除主轴线外,巴黎和华盛顿还有很多副轴自主轴放射开去,连结许多著名建筑和广场,形成对景和借景,形成了放射形多中心的结构形态。

北京城西北郊群山环绕,元大都建设之初,引玉泉山泉水进入京城,开辟了由积水潭(今什刹海)和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组成的水系。为尽可能利用这一天然园林资源,城市建设在水系东侧的转折处确立城市中轴线的相对位置,并在中轴线和水系的切点处设置了万宁桥作为城市和水系的连接,从而追求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明清北京城整体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格局,废弃了北部五里的城池,向南加建了外城,将宫城、皇城的位置调整到居中偏北,在皇城内加建了景山,并在南部增加了多组坛庙建筑。此举不仅通过建筑、道路、园林的组合变化得到更加丰富的空间序列,也使得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国的这一最求自然和人工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近现代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

(三)保护中轴线周边建筑,是北京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最好诠释

北京传统中轴线不仅代表着宫殿、坛庙、园林等皇家文化,还应包括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商业街,大片四合院居住区,它们是北京传统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每一种建筑形式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处于南、北中轴线两侧的前门大街和钟鼓楼是明清时期全市最为重要的商业街,沿街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店铺、老字号,如前门地区的全聚德、都一处等。处于中轴线北端两侧的南锣鼓巷、白米斜街等大片历史街区则是市井民俗文化的代表区域,他们是历史上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居住、休闲的传统区域,为历代达官、商贾、市民百姓的生活居住和以积水潭为中心形成的文人墨客游览休闲的传统风景区。在这些区域中积淀的老北京的商业和民俗文化,也成为这个城市最具魅力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前门大街及其周边涌入了一大批近现代建筑,如劝业场、前门火车站等,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商业形式和交通方式,北京的城市文化更加开放和丰富。目前,虽然中轴线区域内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北京中轴线作为多文化共存的载体却一直延续至今。北京传统中轴线上所体现的多文化共存的特点,多民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的状态,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中轴线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更应该得到保护。新中国成立之后,中轴线上的很多建筑被毁,这是文物保护史上很痛心的事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受损的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缮。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有一大批的优秀文物得以保存。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方面。

(一)中轴线与周边建筑保护的统一性不足,文物建筑与周边环境景观不协调

中轴线周边的一些文化遗产都是与中轴线相协调而建的,由于城市的发展,周边古建与中轴线的关系也被各种建筑物阻断了,各个建筑之间成为孤立的,破坏了北京城的整体统一性。中轴线周边的古建被现代建筑层层包围,影响了整体的和谐。

中轴线的整体保护应该包括建筑风格的统一保护。近几年,由于前门大街的复原修建,很多的历史建筑得以重现,但是在整体的保护上还不够。比如修建后的前门大街上,安装了很多的路灯,而这些路灯设计成鸟笼外观,这一点有些不符合整体建筑的风格等。

天安门广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也作为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之一,也应该受到保护。但是近年来,很多与广场不协调的小型景观建筑不断充斥广场,影响了广场的整体风格。还有在文物遗产周边过度开发商业用地,影响遗产的原生态。故宫、景山周边的现代高层建筑群不断逼近,就属于这种现象,近些年这一点得到了改善。钟鼓楼之间的空地曾要被开发成“时间广场”,也很可能造成文物周边环境的破害。

现有的文物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协调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外围环境改善工作,致使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难以推进,如智化寺、护国寺金刚殿等文物周边,单位和居民众多,建筑密集,保护环境较差,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而文物周边的环境改善工作尚缺乏对应的搬迁保护经费。另一方面,对文物及周边环境的“建设性破坏”问题亦相当严重。有些新建建筑和市政建设破坏了文物周边环境,影响文化遗产的整体格局和历史肌理,与文物建筑风格不协调。如古观象台周边的高层建筑就严重影响了文物周边的整体环境。

中轴线是北京古都低水平天际线的制高点,在其周围的建筑从空间高度上都应该受其制约。为此,1982年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指出:“从前门往北至北二环,是城市南北中轴线的主要地段,其景观要着重保护,两侧一定范围内,建筑高度要严加限制。”1993年制定的 《北京城市总计规划》又重申指出“旧城要保护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并对旧城、皇城区域内新建筑高度做了明确的要求和限高规定。然而近年来,新建筑高度仍有突破现象,再加上新建筑在体量上不注意与文化遗产协调一致,外观上多用大玻璃幕墙,不仅使故宫成了“盆景”,也使中轴线的宏伟气势被削弱。

(二)大量不可移动文物被不合理占用,亟须腾退修缮,保护利用

不合理占用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大难题,致使文物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导致文物消亡,可以说,实现文物的腾退及合理利用是文物保护修缮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物腾退方面,目前更多的依靠市、区政府专题研究,针对重点项目筹集搬迁腾退经费。特别是2001——2008年间陆续腾退了一大批文物建筑,并陆续修缮开放,包括东皇城墙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北大红楼、宣仁庙、普度寺、恭王府、国子监、李大钊故居、火神庙、广福观和天坛神乐署等。已经实施的项目中,多为中央、市、区政府专题协商研究投入经费完成搬迁工作后,由市文物部门与市财政部门实施文物修缮或遗址保护工程,搬迁腾退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和长效机制,工作开展缓慢。

但解决腾退难题,需要大量经费投入,仅靠文物部门的修缮经费显然杯水车薪,目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合理占用达60%以上,很多区(县)级文保单位、普查登记项目的命运更是岌岌可危,而搬迁工作不启动,文物修缮工作就无从谈起。由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关系复杂,涉及到中央、军队、市属、区属等各类单位,在中央的支持,经过北京市和东城区政府的努力,协调各种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长期不合理占用文物的老大难问题,如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清陆军、海军部旧址(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等为军队或中央单位占用的文物建筑。

(三)中轴线周边街区性质、商住混淆,过度商业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轴线周边部分商用区与住宅区划分不明确,尤其是故宫、景山周边私人所开小型商店(经营面积 50平方米以下)遍布大街小巷。所有临街住房几乎都变成了商店,从而形成了街道大多是杂乱无章、商业气氛过浓的局面。促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在利益的驱动下,本地居民利用住宅经商现象逾演逾烈。这类用住宅经商的居民绝大多数本无多余的住宅可供经商,其解决居住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侵犯公共用地,扩大其违章建筑,或者拆除房屋原有围墙。这些行为进一步破坏了北京民居生活区的正常秩序和公共环境。其二,旧城区“居民商业化”弊端中同样存在外来人口问题。现今租赁旧城区公有门脸房和将租用住房改为门脸房做生意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这种现状虽然给各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弊端,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破坏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与商业形象。

四、中轴线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一)中轴线的保护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统一

 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地发展,中轴线及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难度与日俱增,历史传统的中轴线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应该将中轴线的保护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统一,同时把握好现代与传统的协调统一,使传统与现代更好的融合。

建议制定中轴线及周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意见。加强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控制力度,加快进行区级文物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的划定工作,并在落实在严格监管。明确规划保护范围、近期环境整治方案及长期的规划目标,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严格控制文物周边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避免对文物周边环境造成视觉上和空间上的侵犯,保护重要的“天际线”和“景观视线”。新建或改建建筑要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并与文物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和与文物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

(二)挖掘中轴线周边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合理利用。

现存的诸多历史文化遗产被妥善保护、利用的不到总数的一半。要尽可能地保护、整治历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使之尽量符合其原生环境与历史风貌。将治理达到开放标准的历史文化遗产依类别进行资源整合,链接成完整的文化旅游路线,由线带网,进而带动网间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形成利用促保护,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北京的文化产业走上以古促今,古为今用的和谐发展之路。

加大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如法华寺、宁郡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新青年杂志旧址(陈独秀故居)、梁启超故居、天坛内使用单位和居民的腾退力度,争取实现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对社会开放,对部分没有条件腾退的单位进行全面抢修和加固,消减安全隐患。结合整治和修缮,恢复部分历史景观,充实、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点、文化特征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历史文化名胜风景区。

(三)停止破坏性开发、加强民众参与、提高遗产保护力度。

 中轴线周边,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传统街区、胡同、四合院等,具有特别珍贵之文物历史价值,是构成北京中轴线最基础的建筑文化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这些建筑年久失修,多已沦为危房、大杂院。由此而引发了对四合院等历史建筑遗存进行大面积拆改,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梁林故居的“保护性拆除”即为一恶例。目前政府部门对北京旧城区历史风貌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经加强认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破坏也及时遏止。东城区政府应更为重视东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严格执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积极宣传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一是多角度宣传中轴线周边历史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广泛宣传。二是,鼓励普通民众参与、监督,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四)划定街区性质、规范商住行为,防止过度商业化

政府部门应严格在规划上划分商业街区与住宅街区(尤其是胡同区域)。住宅街区内仅保留规模较大、居民必需、外观符合历史风貌要求的少量商业店铺,其余均按照规划性质使用,住宅区原则上不再允许开发商业店铺。保留现有居民住房,缓解旧城居住压力。 另一方面应下大力气注重办好高品位的商业街区,逐步减少商业街区内的民宅。在经营内容方面要有所规划、有所侧重,以形成多条不同风格、不同档次、不同魅力的商业街区,相互拉动、良性竞争。

负责人:陈斌

主笔人:刘文丰、华巧茜

成员:徐志长、董荣灿、朱晨辉、马兴洲、覃佩玲、张晓光、刘颖

(本文在2012年度东城区统战系统调研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