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年:回忆往事

1993年12月29日民盟市委组织部通知我,民盟冶金委员会(我是主委)(下属五个支部)统属民盟东城区第三届区工委领导。

民盟东城区第三届区工委主委是常玉(北京22中副校长),我为副主委兼组委,还有张宗云(北京人艺处长)吴隽深(商务印书馆教授),卫祖荫(中央美院教授),肖幼宜(北京65中副校长),白兆瑞(东城规划局高工)等副主委。1995年民盟市委又调李树芬处长任专职副主委,总共有七位副主委。区工委委员有:王安民(东直门中医研究院教授),杨秀玉(协和医院教授),陆启光(北京25中高级教师),王筠(纺织部高工),还聘王道(北京22中老师)为民盟东城区工委工作人员。

民盟北京市委当时盟员6000多人(占北京市民主党派总人数的1/4),无法开展全体盟员活动,因此,决定将在京的中央系统及北京市系统单位中部分盟员划归北京市8个区工委领导。民盟东城区工委从第二届七个支部(都是区属单位)100多盟员一下扩大发展成第三届的23个支部、400多盟员。成为民盟北京市第二大区工委组织。

地处东城的国家冶金部(钢研总院、钢铁设计院、建研总院、情报院、冶金出版社、自动化院、冶金管理学院等)、煤炭部、林业部、纺织部、经贸部、劳动部、卫生部(协和医院、东直门中医研究院等)、国家出版总署(新闻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等)、高教部(中央美院)、文化部(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青艺、中央歌剧院等)在京科研、出版、教育、医学、艺术等院校中民盟组织都属民盟东城区工委领导。

民盟东城区第三届区工委领导重视政治学习,注意领导班子中成员之间的团结,积极参加东城区中共统战部组织的各种学习班、座谈会等活动。约每两月开一次主委联席会。民盟区工委是民盟北京市委的派出机构,受民盟北京市委及东城中共区委的直接领导。因此,拨活动经费很少(约每年几千元),曾举行过各支部全体主委会议(在中山公园),全体盟员活动较少。

 中央系统的科研单位中绝大多数盟员都是八十年代后参加民盟组织的,他们都是高、中级知识分子。以民盟国家冶金委员会的50多名盟员为例,80%是有高级职称,其中20%是教授级高工,另外20%是有中级职称。他们都是解放后共产党自己培养(国家免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多数曾是共青团员(甚至团干部),经历过多次国内政治运动,如“反右”、“反右倾”,三年困难时期的考验,尤其是“十年动乱“时期,都经历了国内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经过正反两面的对比,他们认识到在中国只有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正确领导,各民主党派成员才能在为国服务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才能坚强及统一。改革开放后,党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一切错假冤案,深得人心大大激发了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因此,不少盟员曾获得国家、部、省级各种“科技进步奖”,有的盟员因有创新性工作成绩,获得“国家发明奖”,有的盟员同时还获“政府津贴”荣誉。

国家冶金部机关党委(原部长、党组书记,现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原副部长毕群同志抓统战工作,很重视统战工作,每年多次召开各种通报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统战工作先进表彰会,让我们民主党派负责人列席冶金部党代表大会,请原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民主党派局)局长孙晓华同志两次来钢铁研究总院开座谈会,院党委还请他为全院党员职工讲统战工作党课,使全体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都受到深刻教育。中央监委驻冶金部特派员要求我们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经常监督冶金部机关各级领导人的工作,可以直接向他反映。各基层单位党委坚决贯彻部党委的统战工作精神与要求,党委下设立统战部,有专职政工干部任统战部长(处级),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以上座谈会、通报会、工作考察活动。表彰统战工作中积极分子、民主党派成员在群众中威信及影响大大提高。

为了增强与东城区科协的联系,中央系统科研单位邀请区科协负责人参观钢铁研究总院,由科协戚安国主任(现东城区政协副主席)带队,仔细参观了钢铁研究总院成果展览会,还与钢铁研究总院科研处长研讨今后合作可能性。东城区科协也邀请我们参加东城区科协成果汇报评审会,年度工作计划的讨论等,加深互相的了解。

民盟东城第三届区工委除李树芬是专职副主委外,大多数副主委都是兼职。各人的本职业务工作很繁忙,民主党派工作没有任何物质报酬,可是大家都乐于认真为盟员作出无私奉献!回忆往事其乐无穷。

原民盟东城区委副主委  何永年

基层组织: 
致敬努力奋斗的盟员! 民盟北京东城区委